他又好奇地指了指,林玉禾的篮子中的椑柿问道:“姑姑那这个果子该怎么吃了。”
林玉禾耐心说道:“这个名字有很多种,我们叫它野柿子。”
“因味道苦涩,我们通常都不会直接吃,而是削皮后用麻绳串起来酿干成柿饼。”
看着尧哥儿一脸茫然,眼中满满的求知欲。
林玉禾不忍让他失望。
把两孩子带到一块干净的石坝上,用土块画了出来,一个接着一个用绳串着。
尧哥儿脑中有了画面,高兴道:“我知道了,那个季大夫家中就有,他挂在墙上真好看。”
沉默半天后,他徐徐吟出,“墙头累累柿子黄,人家秋获争登场。”
几人连连拍手称赞,尧哥儿课业学得好。
直到午时,几人才回家。
各个满载而归。
趁着尧哥儿用午膳的工夫,奶娘也帮着林玉禾一起收拾西屋,
看到她床头放着的《食谱录》,总觉得有些不一样,拿起来翻了翻。
“林娘子你又重新买了本?”
“嗯,实在对不住婶子,你给我的那本那夜漏雨,全打湿了。”
“还望婶子莫怪。”
“这又不是你的错,怎能怪你。”
董氏翻了翻,吃惊道:“你这本在何处买的?”
“我可不敢收,里面不仅有各种糕点的做法,还有你们村户人家饭食的做法,还加上了图鉴。”
“可比我给你的那本,贵重多了。”
林玉禾接过来一翻,果真如此。
这些菜食好似她都煮过。
这就奇怪了。
图鉴栩栩如生,好像真的一样。
她心想著书这个人定是个隐藏的高手。
既会权贵人家门吃的糕点,还会民间的小食。
她心中一喜,不想谢书淮运气好,给她买了本好书。
仔细一看又觉得不对,这字迹好熟悉。
竟是谢书淮的字。
第52章 食谱录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